狂華 華同花 專門指違反時令節氣而開放的花
其實暗喻【盛極將衰 物極必反】之徵兆
《晉書 五行志上》記載
(晉朝前半段安危靠王家 後半段則由謝家接替撐起半邊天)
『狂華』典故乃出自王敦
王敦〈266至324〉娶晉武帝女襄城公主 官拜駙馬都尉太尉
元帝及位 渡江,
王敦與從弟〈堂弟〉王導同心擁戴輔佐 屢建戰功 累官至荊州刺史。
但功高之後竟然漸漸生起貢高我慢心,志得意滿而擁兵自重,
常常藉故不到朝廷覲見皇帝,一心一意妄想脅制朝廷。
永昌元年,
他假藉要誅殺皇帝親信劉隗等人,起兵造反,進入朝廷自封為丞相。
元帝太興四年
時王敦在武昌 鈴下儀仗生華如蓮花 五六日即萎落 人謂此木失其常性
干寶以狂華生於枯木 又在將帥所居之地鈴閣之間
言—“ 威儀之盛皆如狂華之發 不可久矣 ”
元帝死,他勉強退出京城,免人非議。
明帝及位 太寧二年 他再度萌生叛意興兵造反,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竟然就在進京途中病死。
之後,群眾無首、潰不成軍,
他雖死仍遭剹屍斬首,頭顱還被懸掛在市集受人咒罵。
相貌堂堂駙馬爺就這樣栽在貪圖非份之想,遺臭萬年!
361年六朝亂世的愛恨情仇、國仇家恨,早已成追憶,
若處亂世而能一念純正無邪,一生秉持忠孝節義真誠善良價值觀,
則不但在人世間能夠垂名青史,在死後還能到更高的境界享天福。
反之一念邪惡偏差 犯國制 作國賊 逃國稅 竊國自肥 則於數千年以後
不但須受像我這樣的無名小卒唾棄 還要在三惡道流轉輪迴到海枯石爛
也才不過幾百年間 唐劉禹錫遊覽烏衣巷時已人事全非
因而感慨萬千故作下七言絕句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所以 身為炎黃子孫要有格調
作官從政為國服務做事不但要對自己此一輩子負責任也要對後世後代負責任!
誠如《抱朴子 循本》所下之註腳:
蒞官之稱不著 而索不次之顯 雖佻虛譽 猶狂華干霜以吐曜 不崇朝而零瘁矣!
再貪生怕死、再詭計多端、再居心叵測、再搬權弄勢,時間仍會過去;
再順心遂意、再老謀深算、再富貴榮華、再功名利祿,死亡仍會到來。
晉朝的國運155年,即使是讓一個人能從頭至尾享盡人間福祿,
也不過是四天王天的3天,而且只是忉利天的1.5天,
人何必當奸臣國賊 害自己沉淪墮落到地獄受無數劫的苦難呢!
人生酬業 人是過客
人事物境是功課舉凡一切【經過 遭遇 順逆 苦樂】皆非偶然乃因緣果報也
印祖諄諄教誡—唯有修持基本人格之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方得不墮落
人生苦短 人命只在呼吸之間
一息上不來 則戰亂也好 繁華也罷 終究將成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