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語『病入膏肓』典故出自《左傳》

 

係指病情嚴重已至醫藥罔效

 

後引申為事情危急無法挽救

 

 

 

左傳》原文:

 

(晉)公疾病 求醫於秦

 

秦伯使醫緩為之  未至

 

公夢疾為二豎子

 

曰:「彼 良醫也 懼傷我 焉逃之?」

 

其一曰:

 

之上 之下 若我何!」

 

醫至

 

曰: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 膏之下

 

攻之不可

 

達之不及

 

藥不至焉

 

不可為也

 

 

 

中醫

 

』乃指心尖脂肪

 

』則指心臟與膈膜之間

 

疾症病氣若生在膏肓

 

一切醫術與藥效皆無法及於彼處

 

即使神醫扁鵲在世

亦只能搖頭束手無策

感嘆:無能為力也!

 

 

 

 

許止淨大師編輯《歷史感應統紀》記載事情本末

 

以彰顯因果報應必定不爽

 

 

 晉景公其大夫趙同與趙括

 

兄弟倆乃忠臣趙盾後代

 

而不去其官

 

則表無罪 乃無辜冤死

 

 

晉侯夢大厲  披髮及地  搏膺而踊

曰:「殺余孫不義 余得請於帝

 

壞大門及寢門而入

 

 

公懼 入於室 又壞戶。

 

 

 

公覺 加桑田巫 巫言如夢

 

公曰:何如?!

 

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醫於秦。

秦伯使醫緩為之。

 

未至。 公夢『』為二豎子

 

曰:「彼良醫也 懼傷我 焉逃之」

 

其一曰:

 

「居肓之上膏之下 若我何」

 

 

 

醫至 曰:

 

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 膏之下』

 

藥不至焉。

 

不可為也!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

召桑田巫 示而殺之。將食 張。如廁。陷而卒。

 

 

 

 

晉景公是晉成公之子 名叫孺 信佞臣 聽讒言

誤殺了忠臣趙盾其後代趙同趙括並株連全族

 

 

三年後 景公夢見厲鬼現前  披髮垂地 以手擊胸 暴跳如雷

身形異常高大 面目猙獰恐怖  怒斥:無道昏君 我子孫何罪

你不仁不義 枉殺無辜 我已訴冤屈於上帝 請准來取汝性命

 

說罷直撲向前掐攫 景公駭然驚懼往內宮奔逃

大鬼接連毀壞二門侵入  景公害怕 躲入寢室

 

猛鬼緊追不捨又奪門破戶而入 景公駭極尖叫

寤寣驚覺原來是場夢魘 自此卻淪為一病不起

 

 

 

當時桑田地方有位通靈神巫擅長占卜吉凶禍福

受景公召請入宮問事而其所卜卦相與夢境吻合

 

景公心知肚明  篤信巫師確實具有神通

是故能猶如身歷其夢境般鉅細靡遺描述

 

遂祈求驅邪除煞 唯因膽戰心驚餘悸猶存

故虔誠問道:「此厲鬼能制服否?!」

 

巫師據實回答:

 

大力鬼先世朝廷之功臣

其具大威德正值憤怒之時

 

無法制服

 

景公抱持一線希望 不死心的追問:

依你之見 寡人疾病結果如何?」

 

神巫坦白無欺呈現真相

 

恕小人冒死直言 主公恐怕吃不到新麥了

 

 

佞臣屠岸賈在旁狐假虎威怒聲呵叱:

 

竟敢妖言惑亂國君 主公若能吃到新麥 你當死罪

 

隨即命令侍衛速將神巫轟出宮外

 

 

雖昏君佞臣皆眼盲心瞎鐵齒嘴硬

 

但自此後景公病情確實一天比一天沈重

 

似已一語成讖

 

 

一大夫進奏:

 

神醫扁鵲高徒具起死回生醫術

現任秦國太醫 若能延請

主公必得救

 

 

秦桓公聽聞晉國使臣請命 立即派遣良醫高緩前往治病

兼程趕路中  景公病況已然危殆 身心靈漸趨衰弱昏沉

精神恍惚渙散無法成眠至遭夢魘見疾病幻化為童子倆

 

一說:

 

良醫高緩來治病對吾等不利 恐遭傷害

我倆應該躲避到什麼地方才安全呢?!

 

另答:

 

就避入之上 之下

如此縱使有良醫又能拿我倆怎麼辦?!

 

病氣童子說完就從景公其鼻孔鑽進體內

 

 

景公驚醒 頓感胸膈間劇烈疼痛如夢魘所現

 

 

結果應驗噩夢中病氣童子所言

 

名醫高緩為景公把脈診斷直言已不可治

 

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無法

也無法觸及彼穴

藥力又皆無法送達

 

不可治了

 

神醫也無法救治遂讓景公不得不認命

唉 太醫診病符合寡人夢境 真名醫也!

 

 

那年六月丙午日景公莫名的想吃新麥 佞臣逢迎上意特命令甸地百姓獻上

並吩咐御膳廚儘速煮好麥粥  景公突然憶起神巫預言 立刻召其入宮怒責

:「汝妄言寡人吃不到新麥 此物豈非新麥?!馬上喝令左右推出斬首

 

 

巫師死後 景公才端起粥碗 還沒入口忽感腹部膨脹似欲排泄 便急急起身

如廁中猝發一陣心絞痛至站立不住 一方諸侯竟撲跌墜落陷溺糞池中暴斃

 

 

 

節錄改寫許止淨大師編撰之《歷史感應統紀感恩呂富枝大德之翻譯
           
          

 

 

 

arrow
arrow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