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應身

 

淨宗第十三代祖師一生示現智行圓滿持戒嚴謹諸德風 

 

 

念茲在茲『啟人正信  切勿斷眾生慧命』 

 

深自期許“身教 言教”兼具 以攝受四眾 

 

 

 

印光祖師初出家時在湖北蓮花寺掛單。

 

 

身為『沙彌』〈猶如寺院之實習生〉

 

必須擔負寺內【最卑微 最細瑣 最龐雜】的差事

 

 

因為須燒開水供應四十幾人整日使用

是故日夜打碎大量煤炭且不得間斷是常有的事

 

而全部作業─從所需之用水到燒水所用之煤渣

都是由他一個人荷擔肩挑至廚房竈下

 

 

亦因印祖當時還沒有受戒 佛寺能夠接納願意讓他住下

已是非常慈悲值得感恩了!

 

 

 

印光大師待人處事接物隨和老實憨厚又肯吃苦

 

很快就備受寺院上下之信任敬重

 

  

翌年逢人事異動 住持和尚就讓印祖管理庫房

 

銀錢收支記帳則由住持和尚自己負責

 

 

 

庫房收納整間佛寺的資源和財物,是考驗人性的試煉場

 

 

印祖從作小沙彌起便極重視戒律 

 

日常食衣住行莫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庫房貼有一副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 寶壽生薑辣萬年

 

 

 

沙彌律儀》中

 

也諄諄教誨且遣詞用字極為嚴厲的告誡在家出家四眾 ─────

 

盜用常住財物

 

結罪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之一切眾生 罪惡之深重 連佛亦不能救

 

 

 

印祖事事警惕戒慎恐懼 連在整理糖食之時若雙手不慎沾黏糖粉或氣味

絕對不敢用口舌舔食 只敢用紙擦拭 以免瓜田李下 招致別人的誤會

 

印光大師律己就是如此 時時刻刻養成─【在小處亦須用心修持】習慣

 

 

印祖數十年如一日 不鬆懈不怠惰絕不倚老賣老

 

型塑出家眾應【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僧寶形象

 

 

 

所以 雖然印光大師一生節儉樸素衣衫簡陋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使氣宇軒昂耀人眼目

 

七十餘歲被蒞臨參訪浙江普陀寺的北京大學教職員工驚為出世聖人

 

盛名由此遠播!

 

 

 

 

【楊歧燈盞明千古】說的是楊歧方會禪師的典故

 

方會禪師在石霜園會下作監院,夜間閱讀經典時,

絕對不會將佛寺庫房中的常住燈油拿來作為私用,

 

而是自掏腰包另外買油點燈 絕不監守自盜或便宜行事!

 

即使身處暗室亦光明磊落

 

 

大修行人

 

【但求一生無一事不能與外人說 萬千心行於俯仰間均無愧於天地】!

 

 

 

 

 

【寶壽生薑辣萬年】說的是洞山寶壽禪師的懿行

 

寶壽禪師在五祖寺師戒禪師會下作監院。

 

一日 師戒禪師遭受風寒

令侍者前去庫房找寶壽禪師求取紅糖和生薑 想熬成膏服用

 

寶壽禪師問明用途確屬私用即使是師父交代亦絕不肯徇私通融

堅持要侍者拿錢來買

 

 

師戒禪師也從善如流 並極力讚揚寶壽師修持功行

師徒二人 千秋萬世修行人 作了絕佳的示範

〈主角之一師戒禪師即是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前世〉

 

 

 

 

修行】須落實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言行造作中

 

並不斷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觀念 思想 態度

 

 

無【】則不成儒學;無【】則不成佛法

 

 

禮儀戒律】是人在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

 

作為自我覺知 自我管理 反省惕勵的一面鏡子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功夫

 

曾子在《大學》中【明明德而止於至善】之覺察力

 

皆是學佛修道之人高級知識份子

 

應該盡一生努力去追求的目標境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修戒定慧 的頭像
    勤修戒定慧

    蓮塘掠影 明因識果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