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幾歲壯男好手好腳從前年遭裁員後即賦閒在家 每日吃飽睡再睡飽吃 眼看坐吃山空

老婆心裡著急 苦苦相勸請他外出找頭路乾脆夫妻做些小生意 卻全都像在對牛彈琴

 

 

遇此不良眷侶 想起小五小四兒女尚待撫養栽培 不由得眼淚漣漣的打電話向婆婆控訴

 

老媽立馬頒聖旨 要求不肖子清明節回老家掃墓祭祖 欲趁機藉歷代祖先神威懾服宅男

 

 

 

掃完墓 群聚祖祠上香 老媽向祖先告狀 嘴裡唸唸有詞 聲音故意大到讓兒孫清楚聽聞

不料往昔還算溫馴男不知哪來的無名火竟粗言惡口頂嘴祖先才要我教你去死一死吶

 

 

當天不歡而散回家後還叫唆小五長孫打電話給阿嬤—挖阿爸叫挖問你決定上吊自殺沒

 

傷心欲絕婦原本以為老公只是懶惰不長進 沒想到竟敢明目張膽教壞囝仔 這可怎辦?

 

 

婆媳連袂四處求神問卜有說祖先牌位尺寸無字有說神明廳供桌安放方位不吉

倆照單全收砸錢訂製神主牌擇日請老師重新安置供桌 該作都已作盡 男人依舊昏昧

 

 

婦逢貴人建議上城隍廟祈求城隍大帝指示 應如何挽救家運 此男還有未來與前景嗎

 

 

 

乩身瞭解來龍去脈 讓她自行虔誠禱告以擲筊判斷城隍大帝是否應允查辦 果允三聖筊

 

再提點她詢問其夫【游手好閒 懈怠放逸 心思散亂 忤逆不孝】乖僻事 與祖先相關否

亦允三聖筊 確定除個人習性態度外應屬祖先降殃處罰警告意味 請她回家留意諸夢境

城隍大帝將賜夢暗示 天機不宜明說僅能從蛛絲馬跡細心研判破解 三天後回廟續辦

 

 

 

第一夜夢境:

 

重回掃墓祭祖場景 一行人依次上香卻無端發爐 祖先牌位燒燬 ...空中浮現“丁蘭

 

 

第二夜夢境:

 

祭祖時宗祠倒塌 ...夫強拉婆婆上二樓要脅老媽跳下 怒吼:這樣我才有保險金過活

拉扯間 雞飛狗跳 一時家族宗親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忙亂中又浮現“丁蘭”兩字

 

 

 

第三天上城隍廟赴約如實稟告兩夢境 乩身深思後要她祈問事關歷代近代祖先?!

答案顯現在「近代」 再進一步祈問是上一代嗎?! 答案明確顯然一切與婆婆有關!

 

乩身詢問婦人 即照實說在結婚前阿祖早已過世 完全不瞭解「母代祖代」相處詳情

想起公公同輩手足僅有姑婆一人或許知道其中因緣瓜葛便答應找老人到城隍廟走一趟

 

 

 

姑婆在城隍殿上坐定後面對城隍大帝 痛哭流涕聲淚俱下 泣訴一段不為人知之過往

 

阿母上吊自殺後家族宗親都誤認老大人久病厭世只有我知道阿母是以死作無言的控訴

 

阿母守寡含辛茹苦拉拔大咱兄妹倆 嫂嫂身為獨子之妻 對恩情大如天的婆婆卻極不孝

平日頤指氣使總出言不遜 或指桑罵槐或呼來喝去或譏嫌咆哮 阿母愛惜顏面不敢聲張

 

手頭緊向阿嫂拿孝親費 伊竟然將錢丟撒地上要老人跪著撿拾 將阿母尊嚴踐踏在腳底

 

阿母有病也不敢說 實在難忍要求看醫生時阿嫂就嘲諷:吃這麼老幹嘛 怎不去死一死

 

在阿兄與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面前即虛情假意偽裝孝順  人後則無所不用其極糟蹋侮辱

 

阿母多次偷偷向我哭訴一生自律嚴謹自尊自重自力更生卻落入惡媳婦手中致生不如死

 

直到傳來阿母尋短噩耗 我心知肚明老大人已至忍無可忍地步 不想再看人臉色過日子

 

事實真相始終無法披露 我身為外人礙於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哪得置喙

 

 

 

聽完姑婆述說 婦人方明白何以發生諸般離經叛道逆倫事 趕緊通知男人趕來親自見證

 

當時他年幼懵懂根本不知祖母自殺事竟含藏隱情亦終於瞭解出現幻聽老人耳語之因緣

 

 

 

城隍大帝降旨 責由乩身轉達祖靈要求『懺罪』儀式 必須不孝子媳親自跪求才願寬宥

 

 

兒孫轉述城隍大帝斥責 老媽獲知遭神明直指陳年劣跡敗行遂臉色一陣青白 顫慄驚悚

往昔虐待婆婆事件既已無法隱瞞 若再不認罪賠罪必遭受現世報應 恐淪不得好死下場

 

立即俯首言聽計從以至誠心念籌辦懺儀祈求城隍爺作主並且遵照祖先訓示一次次告罪

一次次跪伏認錯 一次次承諾洗心革面 一次次發誓必以身作則帶領子孫恭敬供奉先祖

 

 

 

歷經猶如—“補辦七七喪儀”超度祭祀諸慎終追遠事宜圓滿終獲祖靈三聖筊應允寬恕

 

 

 

承受一場震撼教育洗禮 全家老小深切信仰『舉頭三尺有神明 祭神如神在』真實不虛

從此戒慎恐懼安份守己 男人已然明瞭天理昭彰因果報應不爽 積極求職期作子女榜樣 

 

 

 

註:

 

廿四孝故事中“丁蘭”發明祖先牌位開啟在家『紀念 供奉 祭祀』先靈風俗之孝子

 

 

 丁蘭 河內人 早喪父母 刻木像 事之若生。鄴人張叔假物 蘭妻卜筶 木像不許。

 叔醉詈木像且擊之。蘭歸 見木像色不懌 詢知之 即奮擊張叔。

 吏至 捕蘭 木像為之流涕。 郡嘉其孝通神明 奏之 詔圖其形

 

 

 思親不見 而刻木事之 此不得已之極思也。

 而思慕之誠 木亦通神  忽而不懌(一ˋ 悅樂也)忽而流涕  非孝子精誠所致乎

 至於為親像被擊而奮擊張叔 只知有親不惜以身犯法 宜郡之嘉其孝上其事也。

 

 

 

漢朝河內地方 丁蘭幼年時父母就去世了 但他思念父母之心殷切故以木雕刻父母形像

供在堂上 早晚禮敬跪拜請安如同父母還在世一樣 某日張叔從自鄴地前來向丁家借物

 

正巧丁蘭不在 其妻恭敬對公婆木像擲筊請示 結果不允許 張叔藉酒裝瘋 怒罵木雕像

且奮力出手暴打 丁蘭回家端詳木像臉色似乎不悅 立即詢問妻子以通盤瞭解事發經過

 

丁蘭氣憤竟對父母大不敬 上門興師問罪撲打回擊 告上官府後衙門差人前來捉拿丁蘭

此時雕像眼睛竟悄悄流下眼淚 地方官敬佩其孝心感通神明便向上稟奏 感動皇帝下詔

讓地方官把『丁蘭刻木孝親事蹟』製版印刷成圖像廣為傳揚 史家將之列入“廿四孝

 

 

arrow
arrow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