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初祖慧遠大師應化示現於六朝亂世 自行化他

            

拯濟陷溺於戰爭苦難而亟欲解脫的中華子民!

 

 

 

  

世尊釋迦牟尼佛親以身口意作則,身體力行,示現修證圓滿的法門。

 

 

 

    

世尊釋迦牟尼佛身教示範,設定一切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接物的儀規,

用以攝受凡夫紛雜的妄念,使凡夫可以專心一致於修行

 

此種將世尊教誡之戒律嚴格執行以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修行法門

 

即為【律宗】。

 

 

 

                    

世尊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所有集結而成的經典

 

即為世尊在世言說諄諄教誨紀錄

 

         

各個修行人依照自己的根機選擇某一部經典作修行的依皈

                

因而形成了各種【】的修行法門

 

 

 

 

世尊釋迦牟尼佛以種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

有些意境卻只是可意會不能言傳

不可思議境界必須由修行人深信志願行持有年心領神會

或行持日深待機緣成熟一觸而發,

禪定所生之真實智慧頓時心開意解明心見性開悟

 

此種修行法門即為【禪宗】。

 

 

 

八萬四千法門宗門教下之外

 

密宗淨宗是世尊特別闡述的兩個特別法門

 

 

 

 

 

慧遠大師俗姓賈氏 雁門樓煩〈山西北部〉人

 

生於後趙延熙二年 晉成帝咸和九年

 

〈西元334年時值王導辭世前五年〉

 

〈大師比王獻之鳩摩羅什大師早出世十年〉

 

 

               

那年的古印度〈天竺〉也恰巧發生佛教界的一樁大事,

 

即如昭告天下【聖人出世】之徵兆──

 

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的佛像重現於世】

 

 

 

      

如果凡夫具備天眼法眼慧眼就能理解整個南閻浮提就是個生命共生體,

地球上任何洲際與任何國家之間所發生的任何一件人事物均息息相關,

 

互相牽引、互為因果。

 

 

                     

大師12歲隨舅父令狐氏遊學許昌洛陽,

初學儒而博通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尤其精通周易老莊之學

 

 

廿一歲西元355年時值晉穆帝十一年 前涼張祚和平二年

 

欲渡江與范宣子一同歸隱山林

       

〈范宣子疑為范甯《339至401》 曾為餘杭令,遷豫章太守,所至之處皆廣設學校〉

〈後被江州刺史王凝之彈劾其建築耗費公帑,罷免其官職。〉

〈甯以穀梁傳無完善之注釋,以畢生精力著作《春秋穀梁傳集解》。〉

 

 

                  

不想卻正逢中原到處兵荒馬亂、兵連禍結,

          

因而以遭逢兵戈塞路之大危機轉化為大師人生中之大轉機

 

 

 

冥冥之中的天意真正是妙不可言

 

把大師從原來必定會成就一代鴻儒之命運,

一轉而成影響中華佛子們命運的樞機教主

 

作佛教史上創立【淨宗】之初祖

 

 

         

大師聽聞修持得道的當代高僧道安法師就住持於山西太行山,

                

遂與弟慧持一同投身道安法師門下修學佛教

 

                   

一日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豁然大悟,

 

喟然感嘆:【儒道九流,皆糠粃耳!

 

當下決定皈依佛門而率弟一同投簪落髮出家。

 

                    

至此,專志精進不懈,勤奮讀誦大乘經典,

              

並且發下大願──此生當以弘揚大乘佛法為己任

 

          

因此深獲道安法師讚歎:【使道流中國者,其在遠乎?】

    

認為全天下能使大乘佛法大興於中華之傳人,

 

就僅止慧遠一人了!

 

 

 

                    

大師夜以繼日、長時薰修,精思鑽研,

 

終於契入如來真實義理深達大乘之奧旨

 

漸漸形成一代宗師之格局。

 

 

 

道安法師曾為避難而率領慧遠等弟子四百人南下湖北襄陽設立檀溪寺,

                    

鑄造佛像,弘揚佛法,歷時十五年。

 

 

道安法師主張【 一切諸法  本性空寂

 

並且一改往昔出家眾跟隨師姓之舊習,

     

認為世尊釋迦牟尼佛才是眾生之共同導師

 

出家眾應以【】為姓

      

故僧人【以釋為氏】便成為佛門永式而永遠成為後世遵循的榜樣。

 

 

 

  

後來襄陽又復遭逢寇亂,前秦苻堅攻破襄陽,

欲擄道安法師北上陝西長安,以敬奉為國師。

                 

行前道安法師遣散徒眾,慧遠大師辭別師父南下荊州,

                               

準備繼續向南遷往廣東羅浮山

      

〈羅浮山峰巒四百里,風景秀麗,乃羅山與浮海而至的蓬萊島之一阜併體而成。〉

                         

〈 相傳葛洪即是於此山中修得仙術 〉

 

 

大師才抵達江西潯陽便深深愛上廬山之清靜,

 

故決定建立精舍,棲身於廬山之山陰

        

 

當時已是晉孝武帝太元六年〈西元382年〉,慧遠大師49歲了。

 

 

時有沙門慧永法師 住持於盧山西林寺,

原為大師同門 遂想邀請大師一同依止,

但慧遠大師常隨眾多 西林寺稍嫌狹隘。

 

 

慧永法師勸請刺史桓伊興建東林寺於盧山東面,

 

使慧遠大師得以安身立命。

 

 

     

慧遠大師率領徒眾修行淨土法門,鑿池種蓮,制定修持淨宗之儀規

四方清信之士聞風而至,如隱士劉遺民、雷次宗居士及出家沙門眾,

                 

慧遠大師乃與緇素共123人,結為白蓮社。

 

 

 

故當代與後世約定俗成依憑作為釋家常規

 

凡遵循慧遠大師行誼修行念佛法門真信切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

 

均統稱為【蓮社

 

 

 

          

又鑄造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佛像

再令劉遺民居士著作發願文刻勒巨石上據之以為發心成就誓詞

 

率眾至誠修習淨土念佛法門

 

 

 

             

大師傳習老師道安法師之道,著法性論提倡涅槃常住之說。

 

 

大師又常以江東藏經多缺漏為憾而派遣弟子翻越蔥領,

專程遠赴西域與天竺購買梵本經典再運回流傳於中原

 

所有耳熟能詳佛教經律出諸廬山者幾至百卷。

 

鳩摩羅什大師慧遠大師亦讚佩崇敬不已

 

 

 

              

大師居廬山卅餘年,不曾出山,送客每以虎溪為界

     

一生曾於念佛三昧中三見西方三聖

卻從未誇耀或洩漏自己高超之境界。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西元416年〉十一月初一 又入念佛三昧定中

          

西方三聖現前為大師授記──

 

必定成佛,至十一月十七日出定。

 

 

          

大師蒙佛授記預知時至端坐自在往生陽壽八十三歲。

 

 

 

慧遠大師蓮社同修 123人中

有功德圓滿先於大師往生者

親見大師往生而精進求生得以成願者

 

不論先後 123人全數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佛

至今仍為絕無僅有且空前絕後 難以超越的奇蹟

 

 

 

 

arrow
arrow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