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家說【思食】指【以意為食】 凡夫生活中比較容易體會的意境就是【望梅止渴】

但畫餅終究無法充飢 即使強忍住 時久仍難敵飢腸轆轆苦受 故人須為五斗米折腰!

 

往生極樂世界則再無人間煙火麻煩 若欲食時 七寶缽器自然在前 百味飲食自然盈滿

雖有此食 實無食者 但見色聞香 以意為食 色力增長 而無便穢 身心柔軟 無所味著

 

無須為腸胃奔波勞碌的感受一定很美妙 俗話說【舌尖上的幸福】入喉下肚隨即消失

所以用【畫瓶】比喻人身猶如盛裝臭汙糞穢的漂亮瓷器 外表再美仍裝臭穢且易毀壞

 

飲食習慣也能彰顯文化特質 三藏大師玄奘到古印度取經 食具【筷子 湯匙】與麻屩

讓當地徒手抓食及赤足行走的印度人大為驚訝 故在遺跡【中天寺】牆上繪製成圖騰

恭敬的畫上【彩色雲朵乘載麻屩匙筯】圖樣紀念玄奘大師行跡 每至齋戒日輒膜拜之

註:木造鞋稱【屐】 麻編鞋稱【屩】ㄐㄩㄝˊ【筯】ㄓㄨˋ是筷子 皆是西域天竺所無者

 

【揣食】ㄔㄨㄞˇ食 印度人習慣以手握食為丸而食之 〈日人的壽司應學自西域天竺〉

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世時 即以古印度不自在的飲食文化揣食比喻人天【欲界】的飲食

苦行僧人的頭陀大行 為斷絕人的根本食欲 一日僅一餐 一餐僅吃一揣食且過午不食

 

佛法總結宇宙世界有【四食】 第一種即為上述之【揣食】有真實的食物入口喉肚腸

二為【觸食】或【樂食】如孔聖修學至廢寢忘食 或觀戲劇入迷終日不食亦不感飢餓

三為【思食】即【色界天】天人或【四聖道】阿羅漢菩薩及【極樂世界】 以意為食

四為【識食】即【無色界】天人或【地獄道】眾生無真實飲食阿賴耶識支持身命

 

【四食時】清晨是天人之飲食時間 三世諸佛以正午為如法之飲食時間故過午則非時

 日暮傍晚為畜生道飲食之時間 半夜以後則為鬼神飲食之時間〈愛吃消夜者可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飲食文化
    全站熱搜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