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佛法門在家佛弟子修持最優抉擇

 

 

以身在世網 事務龐雜繁多 無暇打坐參禪誦經

 

 

念佛最為方便

 

可於日常行住坐臥間施行『十念念佛』

隨份隨力隨緣自在 持名念佛迴向發願

 

 

印光大師開示 除靜定持名念阿彌陀佛聖號

真誠懺悔 改惡修善】功夫亦絕不可輕視之

 

 

 

博地具縛凡夫通身業力 若念佛卻【不生慚愧 不修懺悔

 

則雖一念心性與佛平等 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故不能顯現

 

 

譬如一面大圓寶鏡經無始劫蒙塵打灰

不但了無光明甚至連鏡面其銅體本身都無法顯現

雖知此蒙上厚厚塵垢的寶鏡仍具映照天地之光明

唯須先用力磨礱擦拭期能垢盡而明復

 

大圓寶鏡本應『光明遍照

 

此功能當然並非從磨礱擦拭而得

但不先除去塵垢則永無發光之日

 

眾生心性亦復如是 世尊開示──

 

眾生本具如來之智慧德相 但因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

 

 

故知 眾生心性雖與諸佛平等

 

但若不先斷惡修善則背塵合覺 性具功德永不能發明

 

 

 

淨土法門最重視『發露懺悔後不再造 改過遷善 修淨因淨果』功夫

 

心淨則佛土淨

 

必須自律自制自我要求──

 

【不能專則要他專 不能念則要他念 不能一心亦要他一心】

 

 

印祖以身作則 勸勉佛弟子將一『』字貼在額顱上 掛在眉毛上

 

時時刻刻警惕自己

 

 

──我從無始劫來所造作之罪業無量無邊

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則十方虛空亦不能容受

 

 

──何其幸運 能於此生『得人身 生中國 遇明師 聞佛法』

又再認識淨土宗念佛法門 往生極樂世界因緣已然一時俱足

 

 

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則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遭受苦難

 

無數劫後縱出地獄復墮餓鬼 腹大如海 咽細如針

喉中火燃 長劫饑渴 不聞漿水之名

 

或縱脫餓鬼復墮畜生 供人騎乘 充人庖廚

或再縱然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罪作惡為能

 

 

不過短短得人身壽命數十年後又復墮落地獄中

經歷塵劫輪迴流轉六道內雖欲求出離末由也已

 

 

 

 

大勢至菩薩應身─印光大師慈悲苦口婆心諄諄勸勉:

 

無論在家出家 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 行人所不能行

成人之美 代人之勞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人非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 從朝至暮

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

若或妄念一起  當下就要叫它消滅

 

 

潔淨處則出聲默念皆宜

★不潔淨或不恭敬處如廁所臥房浴室 則只應默念不可出聲 

 

常生慚愧心懺悔心 縱有修持 總覺我功夫很淺 不自矜誇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 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最後『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授記

果能依我所說修行  決定必生西方極樂世界

 

 

〈節錄改寫自印光大師全集 P49至P52 復鄧伯誠書﹝二﹞〉

 

 

 

※                  ※                  ※

 

 

                    

恭錄『印光大師十念法』

 

 

至於念佛 心難歸一

 

當攝心切念 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 莫先於至誠懇切

 

心不至誠 欲攝莫由

 

既至誠已 猶未純一

 

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 默念】皆須念從心起 聲從出 音從

 

默念雖不動口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 耳根聽得清清楚楚 如是攝心 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 即用『十念記數』

全心力量 施於一聲佛號

雖欲起妄 力不暇及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

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

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

 

此乃印光大師自謙其根性平庸實為凡夫俗子作示範

 

 

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

令萬修萬人去耳

 

大師已親證

 
 
所謂『十念記數』者
 
當念佛時 從一句至十句
 
須念得分明 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 隨念隨記
 
不可掐珠 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 或分為兩氣  則從一至五 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 當從一至三 從四至六 從七至十 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 記得清楚 聽得清楚
 
『妄念』無處著腳
 
 
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  攝妄則同 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 盡一口氣為一念 不論佛數多少 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 若二十三十 則傷氣成病〈早晨不宜貪多〉
 
 
 
此則念一句佛 心知一句 念十句佛 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 從一至十   縱日念數萬 皆如是記
 
 
不但去妄 最能養神 隨快隨慢 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 無不相宜
 
較彼掐珠記數者 利益天殊 彼則身勞而神動 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 作事既了 仍復攝心記數
 
則憧憧往來者〈指妄念也〉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印祖即大勢至菩薩應身〉
 
 
 
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
 
欲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大難 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 乃【即淺 即深 即小 即大】之不思議法
 
但當仰信佛言 切勿以己見不及 遂生疑惑 致多劫善根 由茲中喪
 
不能究竟親獲實益 為可哀也〈念佛法門殊勝靈感卻為難信之法〉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 由手動故神不能安 久則受病
 
此十念記數 行住坐臥皆無不宜印光大師慈悲 親授此微妙法門〉
 
 
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 若出聲 一則不恭 二則傷氣 切記!切記!

 

 
   
(轉貼自蓮友整理編輯印光法師文鈔上卷—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                  ※                  ※
 
 
 
           
恭錄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 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 有佛出世 名無量光 十二如來 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  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 一專為憶 一人專忘

如是二人 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 二憶念深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

同於形影 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 憐念眾生 如母憶子

若子逃逝 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

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 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 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氣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得佛授記 作世尊座下第一弟子

 

 

我本因地 以念佛心 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 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 我無選擇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修戒定慧 的頭像
    勤修戒定慧

    蓮塘掠影 明因識果

    勤修戒定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