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釋迦牟尼佛於《佛說阿彌陀經》授記: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2013.1大陸河南省社旗縣來佛寺住持高僧 112歲
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之海賢大師乃淨宗第十四代祖
往生前許多弟子漸蒙大師佛光攝受潛移默化
紛紛定心修學淨宗念佛法門亦總求大師開示
大師也總繼續手邊的活 或收割或整地或劈柴
但慈祥親切和藹 笑咪咪的說:沒啥可開示的
好好念佛 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 真的沒有難事啊
但要念到功夫成片至一心不亂才算念佛
此地所講之『心要專』即《三字經》所闡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之一門深入且長時薰修功夫
佛法儒學一致圓滿具足『貫攝常法』智慧 故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一經通則一切經通 至高無上真理是一不是二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乃得定開慧過程
至聖所見略同 無論古天竺之世尊或古震旦之孔孟老莊
皆示現智慧與“學歷”完全無關
卻與
『人生哲學生活態度待人處事接物觀念 面對挫折艱難困境處理放下能力』
相關
期能深切瞭解—生命意義 文化價值 人之來處趣向
俾使吾等隨緣消宿業趨吉避凶善始善終以高升上境
比如世間國寶級技藝傳人 一生專精一樣
功夫臻最高境界達爐火純青 此時具定功
端看其面貌氣質眼神談吐舉止風範必然絕對不凡
所涵養之道德幾近似修行人 氣定神聚 磁場極好
不管其專精者是—
鑄刀鍊劍或練刀使劍 或琴棋書畫刺繡雕刻
一旦成就非凡 則必定出塵脫俗
故佛陀世尊與古聖先賢制定規矩收攝弟子之眼耳鼻舌身意
俾其因戒得定 再因定開慧
無不嚴格要求 貫徹執行戒律
或實踐修行步驟 或讀誦經典
或背誦古文 或反覆切磋磨練
單調 無趣 枯燥 乏味 唯假以時日功夫純熟
弟子從中獲得高成就感而喜悅之際境界展現
方能深刻體會明白聖賢師尊愛深責切之慈悲
塑型過程雖艱辛困苦 持之以恆 保證必有所成 不虛度人生
大師沉默寡言 凡開口僅勸人念佛
往生前護法居士極珍惜聖人在世時間爭取親近機緣
不外是想多探些口風—
您見到阿彌陀佛了嗎
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嗎
一心不亂是啥境界啊
不管這些護法居士們如何拐彎抹角 旁敲側擊
大師一概笑而不答 卻反過來讚歎淨宗佛弟子
咱南陽人福報大呀 學佛的人多啊
而且 學佛人知道念佛法門的也多
沒有福報的人 他絕對念不了佛的
還講述《法華經》中〔一句南無佛 終必成佛道〕公案
肯定大家皆屬淨宗之第一弟子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 有男子求世尊剃度接引其出家成道
世尊便請諸大阿羅漢為觀因緣
尊者齊為之觀察至前五百世 並未發覺絲毫得度之佛緣
世尊卻接受其請求為作剃度師
諸大阿羅漢不解 世尊開示—
此人於無量劫前樵夫身於深山遭猛虎追逐 情急攀爬上樹
千鈞一髮之際生死交關 拚老命的喊了一句“唉呀 我的南無佛”
此顆種子今世遇緣成熟
說完故事仍不厭其煩的勉勵大家念佛
並叮嚀囑咐—念完佛 別忘了到佛堂裡迴向迴向
啥叫『迴向』 咱念佛功德福報啥都不求
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親近阿彌陀佛!